拜登与新专利法:中美未来十年的知识产权竞争展望(上)

美国主流媒体口径一致发布拜登胜选,国外政要纷纷发来祝贺,像是一部排演好的剧本,宣告了“特朗普时代”的终结。知识产权人到底是该欢迎拜登,还是会怀念特朗普?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宣布退出TPP,抛弃了在知识产权上联合盟国围剿中国的做法,而是选择了单打独斗。从结果来看,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国在知识产权上作出的让步对中国损害很低,而且从长期来看,中国或许也会因此获益(具体原因在后续系列文章中给出理由)。用一句时髦的话来概括——“在知识产权领域,美国也正在将中国逼成一个可能无法战胜的对手”。

对于拜登,知识产权显然也是未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继续维护好美国在全球的创新领导者地位,防止外国的技术窃取和知识产权盗窃行为,一定会成为拜登政府在维护美国优先方面的重要举措。对于特朗普退出的国际组织和协议,拜登应该都会一一恢复,这就包括TPP协定。拜登政府如果重新联合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知识产权上联合围剿中国,其危害可能会远大于特朗普的单打独斗。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回到国内,近期在知识产权改革上动作频频:

8月开始,最高法先后就有关严格保护著作权、侵犯商业秘密、专利授权确权、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等诸多知识产权问题,开始了密集的意见征集或出台司法解释。

10月,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获得通过,新《专利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在中国知识产权“严保护”大格局的拼图上落下重要一子。

可以说,中国未来十年知识产权的“四梁八柱”正在趋于完成。甚至给人一种感觉:中国将再次迎来“知识产权春天”!

印象中,上一波“春天”的余味还没散去:专利数量猛增,专利代理价格猛降,专利侵权违法成本依然不高。低质量专利泛滥,于是催生出一个看似很牛但实际上谁也说不清楚的一个热词——“高价值专利”。学大禹治水“易疏不易堵”的思路,与其控制专利申请量,不如让专利都盘活起来,于是火了“专利运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专利从业者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过去十年,看到更多的更是专利审查员苦、专利代理人苦、企业IPR也苦,连“肉食者谋之”也叫苦不迭。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直在努力,看到的却不是一个专利理想国?

过去十年,“专利”早已不只是发明和创造的化身,俨然变成了一个到处可以挖掘利益点的“大产业”。

看来,这个“春”似乎与我们期待的“春天”还不是同一个“春”,更像是吃了“春药”的那个“春”。

但,凡事必有正反两面。

如果以一种“愤青”的思想就将过去十年专利界取得的成绩一带而过,也未免有些偏颇。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局外人是如何评价中国过去十年的专利发展的。

这里要引用一篇IP自媒体的报道《全面学习中国专利政策?中国专利政策在对美“游击战”中崭露头角》。

这篇文章目前阅读量只有300多,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尤其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因为这是外国评论中为数不多的对中国专利过去十年中取得巨大成绩的一个积极观点。

这个观点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局长Andrei Iancu,今年10月7日在一次有关5G与专利标准的研讨会上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Iancu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谈论如何应对中国,来制定美国专利的下一步发展政策。

(以下内容来自这篇文章的内容汇总,获作者授权)

他的观点总结下来有两点:

一是中国专利的高速增长给美国带来很大压力。他认为中国年度专利申请量已经是美国的三倍,这背后既有中国政府各类补贴政策的影响,也与中国专利在各省市几乎是遍地开花有关,这与美国主要集中在硅谷等几个创新聚集区不同。他认为中国的专利还在向世界扩张,作为特朗普任命的专利局长,他也不忘在知识产权盗窃上抹黑中国,认为这也会导致中国成为知识产权窃贼最多的国家。

二是中国专利质量问题已经被数量和覆盖面所掩盖。他认为虽然有人会认为中国专利的质量不高,但是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涉及了AI、智能汽车、新材料……、生物编译等美国同样希望引领世界的前沿尖端技术,几乎实现了全覆盖,而且数量巨大。这对美国在前沿技术上继续领先全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基于这种担忧,他提出美国政府或是USPTO未来可能采取的措施建议:

一是大力加强对专利申请的鼓励和支持。他不仅建议提高各个地区和各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而且希望少数族裔来申请专利,一些工业不发达甚至是没有工业的地区也要积极申请专利(注:看来专利泡沫可不只是中国的专利,美国也有潜质)。

二是搞有条件的市场经济。Iancu认为类似5G这样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政府有责任就专利标准制定的平衡问题上,进行介入。可以看到,连号称全球知识产权第一大强国的美国的USPTO局长都在思考要充分认识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在专利上取得的经验,从而吸收和借鉴到美国。

迄今在知识产权上能让美国人低头思考的,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做到。这么来看,过去十年,中国专利虽然对内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对外形象上,却真的具有了“威慑”之势,长出了“牙”!辩证的来看,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成功,而且是一种更为成功的成功!

就在美国USPTO局长希望学习中国专利数量多、政策给力的“传统手艺”时,新专利法的实施,已经开启下一个十年中国专利由“量”到“质”的号角。中国专利制度未来十年会带给美国一个怎样的惊奇?可能全都藏在新通过的《专利法》里,但也很难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部新修改的法律中。

因为这次历时十多年的专利法修改还有很多遗憾之处。特别是在2017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后,修改定稿已几近完成,除了在美国压力下修改了一些条款外。实际上,本次修法,对于未来十年的中美竞争环境的预判与应对是不足的,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决上一次“春天”之后导致的低质量专利问题的解决上了,更像是用了大炮打蚊子,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新《专利法》,在中美需要调和的各类复杂关系上只是很一小部分。但是对整个中国专利界而言,将会是开启下一个十年篇章的重要转折点。

所以,要读透本次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后的定稿内容,不仅要从29处修改法条的立法本意出发,还要结合第三次修法后中美之间最后十年的“蜜月期”、中国专利“大跃进”,以及中美未来十年的“纠缠”中将可能遇到的种种知识产权“碰撞”,来全面分析。

这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制度的竞争,更是中美两国企业间的全新较量。

专利法,这个师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法系,如今吸收借鉴了美国法系特点的“舶来品”,很可能结合几十年来摸索出的中国经验,在下个十年,实现对欧美的赶超。

而美国在知识产权上的步步紧逼,短期上美国企业可能会从中受益,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正好赶在中国知识产权内生需求也处在由“量”到“质”的关键节点。

一些专利法条的修订,既使美国没有提出,根据中国未来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内在需要,也是到了需要修改的时机。例如加大对侵犯专利权的赔偿力度、增加故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等。

而另一些法条,例如专利期限延长,这原本是很难在本次国家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层面提交修改中主动加入的。因为变动过大,估计内部提出很难通过。但是在中美第一阶段协定下,中国政府对此条修改进行了承诺,最终才得以通过。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的创新逐步走向深水区,向基础性、原理性创新进发,重大创新的超20年保护同样是可以利好国内企业的,关键在于国内企业在未来的知识产权工作中要充分意识和使用到这样修改带来的好处。

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在专利竞争上的差异,除了创新本身还存在差距之外,对专利法条的理解、运用和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专利战略布局,是另一个差距明显的地方。

美国企业已经完全适应在美式专利法体系下的一些战略布局,如今随着一些规定在中国专利法修改中有了体现,未来一定会快速移植其策略到中国市场。

而中国企业则需要快速消化、吸收新专利法修后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调整的影响,迅速建立起适合自身行业发展的新战略,而这一调整将会涉及到专利申请、代理、诉讼、运营等方方面面。

2019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美国正在将中国逼成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文章编译了前美国驻华公使傅立民对中美关系的观点。此后,金一南将军也就同一话题在军事上进行了延伸。

现在来看,在专利界,随着新专利法的修改,这个观点很可能继续适用。

因此,如果想解读好新专利法,脱离了中美关系视角,可能是干涩和空洞的。下一篇,我将就新《专利法》中,影响中国企业未来与美国竞争的主要变动法条,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逐一分析。可以发现,此次29条修改中,对企业未来影响最大的条款几乎都与美国有关联。


编辑:肖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