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 脑机接口产业正进入快车道

脑机接口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

2025.10.14

2025年10月14日,脑机接口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在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基地中地大楼顺利召开。

本次发布会由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承办,吸引了来自科研机构、企业及产业界的多方代表共同参与。

会议开场由威世博运营总监邱君晓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背景与产业全貌,生动阐述了这一前沿技术在智能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广阔前景。

随后,威世博咨询与整体解决方案产业部的孙泉代表项目组进行了成果汇报,系统展示了脑机接口产业专利导航的研究过程、主要发现与未来建议。

此次发布会不仅标志着脑机接口产业专利导航项目阶段性成果的落地,也为未来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科技的前沿地带,脑机接口正成为最具想象力的存在。它让“意念控制”不再是科幻桥段,让“读懂大脑”成为科研现实。

这篇文章,将带你从三个维度看清脑机接口的产业亮点与前进信号:政策风向、产业格局、专利洞察

一、政策风向|全球竞速,中国引领

1、全球格局:第三次发展浪潮来临

亮点提炼:

全球脑机接口竞争已从“实验室探索”

走向“战略占位”,

中国正在标准化与政策体系上形成后发优势。

全球脑机接口研究历经50多年,正处于技术爆发期

美、欧、日、韩、澳、中等主要经济体将脑机接口纳入国家级科技战略。

·美国:政府投入最大,军事与医疗并重;

·欧洲:重视伦理与跨国合作;

·日本、澳大利亚:聚焦医疗康复;

·中国:聚焦智能制造与医疗健康。

共性趋势:跨学科融合、多部门协同、伦理与标准化并重。

2、中国布局:政策体系全面成型

亮点提炼:

中国脑机接口政策正从“支持科研”

转向“推动产业化”,

形成系统性布局与长远支撑。

脑机接口已被纳入国家长期科技战略。

政策体系完善,涵盖科研、资金、人才、伦理、安全全链条。

政策重心演变:

① 技术研究 → ② 产业化引导 → ③ 标准化与伦理规范并行。

未来五大方向:技术突破、标准完善、场景落地、生态构建、伦理安全。

3、深圳引擎: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亮点提炼:

深圳“光明模式”正成为中国脑科学与

脑机接口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示范样本。

深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在脑机接口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光明区建设全国脑科学产业核心区:

启用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发布全国首个脑科学专项政策;

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 + 1.6亿元种子基金;

构建科研、临床、产业、资本“四位一体”机制。

二、产业格局|技术爆发与资本回潮

1、技术框架:连接大脑与机器的桥梁

亮点提炼:

脑机接口是一项融合神经科学、AI算法、

材料科学的终极交叉学科技术。

脑机接口: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信息通道的技术。

核心环节:信号采集、信号处理、范式编码、算法解码、反馈交互。

技术类型:侵入式、半侵入式、非侵入式三大类。

侵入式脑机直接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对人体侵入程度最高,但获得的脑电信号质量也是最高的;

非侵入式脑机则只需将电极附着在头皮上,对人体侵入程度最低,但获得的脑电信号质量较差;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颅腔内(但未触及大脑皮层),其侵入程度介于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之间。

2、全球发展:进入应用落地关键期

亮点提炼:

全球脑机接口正从“实验验证”

迈向“商业化应用”。

技术发展历程:

① 学术探索期(1924–1970)

② 科学论证期(1970–2000)

③ 技术爆发期(2000年至今)

Neuralink、Synchron等企业推动人体实验获批,迈向临床落地。

美国:侵入式领先;中国:非侵入式技术成熟。

全球产业链集中在下游应用,医疗健康为主要方向。

3、中国崛起:科研突破与企业加速

亮点提炼:

中国脑机接口正实现从“科研领先”

到“产业成型”的关键跨越。

中国自1990年代起步,现已进入成长期。

2025年侵入式技术进入临床试验,全球仅次于美国。

高校与科研院所为创新主力,企业加速产品化落地。

广东以80家重点企业领跑全国,形成断层优势。

应用领域与国际同步:康复医疗、智能交互、神经调控等。

4、深圳模式:深港协同与创新加速

亮点提炼:

深圳脑机接口产业正在形成完整生态链,

成为全国创新策源地之一。

深圳36家脑机接口企业覆盖信号采集、算法、硬件、应用等全链条。

深港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科研平台与产业基金双驱动。

医疗级产品占比高,形成“研究—转化—应用”闭环。

三、专利洞察|创新格局与竞争高地

1、全球趋势:专利活跃度持续上升

亮点提炼:

脑机接口专利正成为各国

技术竞争的“前沿阵地”。

全球专利申请进入高增长阶段。

美国:侵入式领域专利领先;

中国:非侵入式信号处理与解码优势明显。

创新主体包括科技巨头、医疗企业、高校及专研公司。

应用集中在医疗健康与消费电子,专利转让和质押活跃。

2、中国格局:高速增长与结构优化

亮点提炼:

中国脑机接口专利布局正

由“数量扩张”向“质量驱动”转变。

专利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平均。

北京领跑全国,深圳、上海、杭州位列第二梯队。

高校与科研院所为创新核心力量。

信号采集技术领域仍是短板。

3、深圳视角:创新活跃与应用引领

亮点提炼:

深圳在脑机接口产业化与专利运营方面表现突出,

展现“科研先行、产业共振、创新高频”的城市特质。

深圳专利布局活跃,形成以应用转化为导向的高效创新体系。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持续输出高质量成果,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信号采集、算法解码及控制反馈等关键技术方向上具备持续突破潜力。

四、结语:当思想可以被“读懂”

脑机接口的未来,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认知的革命。

从国家政策到城市创新,从专利布局到产业落地,中国正逐步走出一条政策引领、专利护航、应用驱动的发展路径。

关于小美-威世博

公司概况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是一家提供知识产权全流程的专精特新所,除了传统的申请服务,在企业风险控制、企业出海方面有着服务优势,90%业务服务于中国有真正需求的科技型出口型民营企业,并于此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示范机构,广东省高质量提升事务所、最高院知识产权十大案例等。

·全国总部:深圳湾,共13处分支机构

·华南分部:深圳北、深圳坪山、广州

·华东分部:苏州、南通、杭州、昆山

·华中分部:武汉

·华西分部:西安、重庆、成都

·海外设澳大利亚和美国办事处

·团队规模超300人

专业能力

·主导《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外专利布局策略指引》

·主导2项广东省地方标准的撰写与制定《广东省专利导航工作指南》《广东省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指南》

·参与2项广东省地方标准的撰写与制定《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指南》《数字化时代专利导航指南》

·代理案件多次获全国专利金奖

·代理案件入选“2020年最高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

·代理案件入选“2021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业务特色

·围绕企业技术超700项高价值挖掘布局服务

·截至目前,协助企业在海外60+国家和地区布局超1万件专利/商标,全球服务OPPO、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美的、大华、零跑汽车、中国移动等各行业头部企业。

文化理念

·围绕企业技术超700项高价值挖掘布局服务

·务实导向:让专利为商业服务,立足企业经营需求,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提供“听得懂、看得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企业全球竞争优势服务。

来源:小美-威世博

编辑:Sharon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