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讯 | 夏普与小米签订通信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并撤诉;比亚迪报警并起诉,索赔500万;擅自使用球星科比姓名,科比酒业被罚1万元
5.28 知产快讯4则
1.夏普与小米握手言和!双方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5月27日消息,夏普官网5月24日发布新闻稿,夏普与小米签署无线通信技术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公告称,基于诚信谈判,夏普公司(“夏普”)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小米”)就双方无线通信技术相关专利交叉许可达成一致。该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也结束了夏普于2022年9月在中国提起的诉讼。
夏普表示,已将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必要专利授权给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和韩国的电信设备和汽车行业的许多领先公司。夏普不断扩大被许可人的数量,并继续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条件下向任何其他方授予其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图片来源:夏普官网截图
夏普是一家日本手机供应商,并且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3G、4G和5G等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的开发。
关于交叉许可协议和诉讼的具体内容,夏普对日经新闻表示:“与小米签订了保密协议,因此不便回答。”
夏普拥有6000多项与LTE(4G)和新一代通信标准“5G”相关的必要性专利。记者查询获悉,夏普此前已经与OPPO、vivo、华为等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
此前已有多家通信设备商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2024年3月5日,中兴通讯宣布与viv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2024年2月5日,vivo方面宣布,与诺基亚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涵盖双方在5G和其他蜂窝通信技术方面的标准必要专利。协议签署后,双方将结束在所有司法管辖区的所有未决诉讼。
2023年11月27日,华为与夏普宣布签订一份新的长期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4G和5G在内的蜂窝标准必要专利。
2023年9月13日,华为和小米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2023年8月25日,华为与爱立信宣布签订长期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包括3/4/5G蜂窝技术在内的覆盖了3GPP,ITU,IEEE,IETF等广泛的标准相关基本专利,覆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销售。根据协议,双方都许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自身持有的标准专利技术。
2022年12月23日,华为宣布与诺基亚续签双方专利许可协议,受保密条款约束,交叉许可条款不做进一步披露。
2022年12月9日,华为与OPPO宣布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T之家)
2.比亚迪报警并起诉!索赔500万
曾引发热议的“方程豹‘豹5’百公里油耗18升”事件最新进展来了。
近日,比亚迪法务部官方微博发文称,将向这一事件的当事人——汽车博主“姚*强”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
据比亚迪法务部发布微博称,汽车博主姚*强,在其抖音账号“大秦军陕团”发布测试视频,自称以正常驾驶方式测试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豹5”的百公里油耗,并最终得出该车型百公里油耗达到18升的结论。
网友根据测试视频发现其交通违法行为并向交警部门举报,后应警方调查证据需要,比亚迪方程豹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发现:该车在测试当日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姚*强的异常驾驶行为对道路安全造成了危害,其谎称正常测试的油耗结果,对比亚迪方程豹品牌及豹5的产品声誉也造成了严重损害。除报警外,比亚迪决定正式对姚*强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
图片来源:方程豹官网
目前,该汽车博主的抖音账号“大秦军陕团”约有140万粉丝。在其账号上,前述与方程豹“豹5”相关的测试视频已下架。
方程豹豹5“高油耗门”事件受到关注,源于“大秦军陕团”2023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条测评方程豹豹5的视频。该视频结果显示,豹5百公里高速油耗达18升,与方程豹官方宣传数据(百公里油耗7.8升)相差甚远。
有网友分析称,这是“大秦军陕团”在极限工况下进行测试的结果。不仅如此,有网友提出,“大秦军陕团”车速开到180km/h左右,有严重超速嫌疑。为此,有不少网友调侃称:“这是在用命测评方程豹。”
对此,“大秦军陕团”多次在视频中强调称,为了验证豹5真实油耗,其除了中途加了一次油耽误了几分钟时间外,车辆全程压着限速(120km/h)(偶尔可能会超出120km/h)在跑,没有停顿。
不过,方程豹汽车方面此后的回应中透露,车辆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有3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80km/h,有6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70km/h;车辆车速120km/h~140km/h区间占比超过37%,车速140km/h~160km/h区间占比超过46%,车速超160km/h占比超过4%。此外,高速部分路段还出现异常停车时间。这与“大秦军陕团”对外强调的“全程压着限速跑”说法,大相径庭。
该声明发出后,舆论再度被“点燃”。在官方提供的数据面前,“大秦军陕团”严重超速似乎被“坐实”。不过,2023年12月4日“大秦军陕团”在发布视频称,在乌海市某国道限速80公里/小时路段行驶速度达到103公里/小时,交警已经对此行为做出了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方程豹公司的声明,是因为我觉得全网攻击的我,说再多也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清白。”“大秦军陕团”解释称。(来源:奔腾融媒 1056交通之声)
3.擅自使用球星科比姓名,科比酒业被罚1万元
涉事企业受到市监局处罚,并罚款1万元
贵州科比酒业有限公司因“碰瓷”知名已故篮球运动员“科比”而广受争议。近日,记者注意到,该企业已经更名为贵州老科酒业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因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市监局罚款1万元。
据此前报道,贵州老科酒业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17日使用“贵州科比酒业”的账号名称,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多条宣传视频。其中酒业公司不仅在名称上使用了知名篮球运动员“科比”的名字,且在账号简介、视频介绍、白酒包装中提及了“你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街景吗?”“曼巴精神”“1996-2016”等具有篮球运动员“科比”个人元素的宣传语。被指“碰瓷”科比,也遭到了部分科比球迷的抵制。该账号还声称“科8”“科20”“科24”三款白酒即将全面上市。
对此,记者此前曾致电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多个部门正在联合调查此事。
近日,记者通过工商信息得知,该酒业已经因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处罚事由显示,2024年4月3日,当事人通过抖音账号“贵州科比酒业”发布“科8 科24(礼盒的双支装)、科20”等产品的7个宣传广告,其中,“科8 科24(礼盒的双支装)、科20”酒瓶身为篮球球衣样式。在视频广告中当事人使用“科比酱酒”“曼巴精神”“致敬传奇,青春永不谢幕”等文字,并在宣传广告中擅自使用世界著名篮球明星“科比·比恩·布莱恩特·考克斯”的“你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街景吗?”“肯定有人要赢,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等名言。
此外,记者看到,该企业也已经于5月9日更改名称,由贵州科比酒业有限公司更名为贵州老科酒业有限公司。
针对上述情况,5月24日,记者致电贵阳市观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实,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在调查属实后,已经要求企业更名,并对贵州老科酒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处罚。(来源:澎湃新闻)
4.浙江省中医院“打假”乌梅汤:未授权任何第三方配售
5月23日消息,浙江省中医院发布声明称,注意到某些电商平台上出现了所谓“浙江省中医院同款乌梅汤2.0”“浙江省中医院同款养发茶”等打着该院旗号的仿冒产品,声明称该院乌梅汤2.0未授权任何第三方配售。
据浙江省中医院介绍,去年,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上线,开售后创下了3天卖出20多万帖的纪录。2024年5月21日“乌梅汤2.0”正式上线,截至当天12时已下单24万帖,甚至一度造成网络拥挤,无法登录。据介绍,这款乌梅汤2.0又叫乌梅荷叶饮,组成成分为乌梅、山楂、陈皮和甘草,具有解暑化湿和降脂减肥的功效。
5月24日,记者在售卖页面看到,这款乌梅汤2.0售价1.91元/帖,7帖起售,消费者还需额外支付运费。
乌梅汤2.0火热,多个电商平台上确实出现“同款茶饮”。5月2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多个商家销售“乌梅汤2.0”,并宣称“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同款原料”“同款乌梅汤2.0”“药房直售”。值得注意到的是,网店宣传中往往有减肥的噱头,包括“咔咔掉秤”“轻盈体态解油腻”。
这些“同款茶饮”的价格为1元/帖-2元/帖,有链接显示产品已售超过5000单。对于该茶饮是否为浙江省中医院生产,多家客服并未直接回应,有客服则称“不一样”。
实际上,这款茶饮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浙江省中医院内科夏永良称,乌梅汤大部分人都能喝,脾胃虚寒的人不太建议饮用,该方有通便功效,可能会造成腹泻。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此前在浙中医购买了乌梅汤1.0的网友称,中药味较浓,“不太好喝”。
对于此类仿冒产品,浙江省中医院在声明中表示,以上茶饮等仅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独家配售。医院从未通过任何其他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商平台、线下店铺或个人,直接或间接销售,也未授权任何第三方进行配售。(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