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对外发布


2024年5月17日,据广东市场监管局消息,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省公安厅、省法院、省版权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国盛介绍2023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国盛:

各位外国驻穗领事馆官员,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东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2023年广东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23年,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取得了知识产权强省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显著成效。

一、坚持系统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我们强化法治支撑,制定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释义)》《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释义)》,组织出版《〈广东省版权条例〉导读与释义》,推动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落地见效。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强示范支撑,全省累计获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21个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8个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广州、深圳市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和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

我们持续打造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知识产权示范平台,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新一轮知识产权综改试验,广东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共建国际一流湾区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和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动员部署会,共同推动构建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生态示范系统。

我们强化协同保护支撑,累计建成1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16家省分中心、10家市县级维权援助机构和217个工作站,相继在俄罗斯、德国、美国设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持续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提升大湾区企业海外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我们推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开展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在全省建设16个“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先行区,1个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基地。

二、强化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显著

去年,广东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格有力。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3”“蓝剑”等专项行动,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纳入“夏季行动”“1+N”“鹰击”等专项行动打击重点,严厉打击各类涉民生假冒伪劣犯罪,去年全省共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26起,破案1678起。

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00件1156人,起诉1155件2061人。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1万件,审结9.5万件,调撤5.3万件,调撤率为57.4%,知识产权纠纷前端治理成效明显。全省共有62件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规定,全年最高判赔数额达3.17亿元。

另一方面,广东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质效齐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4005宗,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686件,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三、注重高质量创造,产业和科技互促发展更加强劲

我们制定了《运用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支撑“制造业当家”的实施方案》,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化时代专利导航工作指南》地方标准,全省累计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12家,有效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发力,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455家,推动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质量提升。

我们注重加快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获批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去年,全省专利授权量70.37万件,截至去年底,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1.7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28.1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843.99万件,以上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广东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共获奖项目282项,居全国首位。

四、加强转化运用,知识产权赋能实体经济更加高效

去年我们实施了专利转化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省21个市均出台专利转化专项相关配套政策。在全省建成43个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有效助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我们还推广专利开放许可,建设“1+N”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信息发布平台,全省累计达成专利开放许可5468件次,许可总金额1291万元。

去年我们创新举办了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创新设立了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在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发挥知识产权的力量。

我们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全省专利和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2306.71亿元,同比增长137.75%。去年,首个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落地深圳,全年新发行20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逾43亿元。

五、健全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惠民利企更加便捷

我们在全省布局建设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20家、6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6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及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正式上线运行粤港澳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集成15类知识产权大数据资源,知识产权信息数据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建成广东省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平台,接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并颁发证书96项。全省已累计建设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20个,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以上就是2023年广东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情况,详情已经在省市场监管局官网公开发布,欢迎下载阅读。我们衷心希望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起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谢谢。


中国日报:在高校专利转移转化过程中,常常碰到专利实施率、产业化率比较低,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相对困难的问题,请问在促进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提升高校专利产业化率等方面有哪些新的措施?

高国盛: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推进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重点发力方向。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全力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目前,我局已联合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农业农村厅、卫健委、国资委、中科院广州分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并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的通知》。接下来,我局将积极联合相关单位,指导和支持省内高校完成存量专利盘点工作,协助高校将存量专利分级分类运营管理。有需要的高校可以登陆国家知识产权局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系统,获取企业需求信息。

另一方面是建设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资源库。根据广东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广东完善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丰富的大数据资源等基础和优势,依托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服务平台,我局将建立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资源库,同时,将继续完善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平台和开放许可扶持政策,重点针对高校需求开设专版专区,积极引入全国各地高校优质专利来广东进行转化运用,为更多高校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

此外,我们积极开展存量专利常态化对接推广。近年来,我局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品牌活动,充分调动起广大高校、企业和权利人的积极性,促进专利转化实施。今年3月26日,我局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大会,同步配套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系统宣传活动,通过高校院所跨区域专利转化访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活动等形式,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流通与实施。

下一步,我们还将提供各种服务,整合各类资源,积极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实现转化,有兴趣的高校和企业,可以关注我局和各地市局官网动态信息,谢谢大家!

凤凰新闻:保护商业秘密,就是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省市场监管局有哪些好的做法?今年还有哪些工作举措?

高国盛: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全力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效能,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做法。

首先,我们以“黄金内湾”作为引领,提升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力。我们组织实施了“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制定实施深化广东省“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不断提高我省商业秘密保护治理水平和保护效能。目前,全省共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4个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在去年16个“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先行区的基础上,又新设了8个先行区,建设了7个省市共建保护基地,1个涉外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和一批基层服务点,商业秘密保护服务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构筑起多维度的援助体系,护航企业“走出去”。

其次,我们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形成商业秘密保护共治力。我们研究起草了《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建设规范》广东省地方标准,开展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商业秘密保护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起商业秘密保护标准体系。去年6月,我们在广州举办了商业秘密保护国际论坛,发布“2021-2022年度广东省商业秘密保护大事件”,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近三年连续举办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大讲堂,营造了保护商业秘密、遵守商业道德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三,我们强化行政指导优化服务,激活商业秘密保护的原动力。我们以“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经营主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宣传和培训活动430场次,协调解决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诉求和困难221个,引导企业建立商业秘密保护防护墙。我们发布了海外重点国家或地区商业秘密保护指南、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建立了海外商业秘密纠纷常态化监测机制,建立由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海外维权援助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帮助企业提前防范海外商业秘密纠纷风险。

四是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增强商业秘密保护震慑力。我们印发了查办商业秘密案件执法指引,加强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查办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畅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去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对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立案26宗,移送公安机关2宗,结案6宗。

最后,通过优化政策法规供给,提升商业秘密保护的支撑力。《广东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均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作出专门的部署。此前,我们已经修订了《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目前正在加快修订《广东省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办法》,探索构建与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领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