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创作者起诉小红书偷画师作品“炼”AI模型涉侵权,已获立案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截至目前,该案为AI生成图片相关领域著作权第一案,再度引发了各行业对AIGC侵权话题的关注。
29日晚,四位创作者@是雪鱼啊 @画画的云淡风轻 @正版青团子 @RedMatcha 发布最新维权微博,称其与小红书关于作品著作权侵权一案有了新进展,几位画师分别将小红书主体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小红书Trik软件主体公司伊普西龙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北京互联网法院现已立案审理,正在等待开庭。
据悉,相关的四则案件为AIGC训练数据集侵权首批案件。
图源:博主@正版青团子
对于此次起诉,画师们的维权态度十分坚决:“在决定维权时,我们几个画师就约定好了不接受任何调解和封口费,一定要让这个案子白纸黑字留在判决书上,我相信这个案子也会成为以后Ai绘图侵权维权时的案例参考。”
此前,因小红书旗下推出的AI绘画产品Trik所生成图片与平台用户原创作品高度相似,小红书遭到上述几位画师的发文质疑,并发布停更声明。
大语言模型,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据公开消息,小红书于今年3月筹备了独立的大模型团队,核心员工来自广告业务的NLP技术团队,小红书内部还有多个独立部门同时推进AIGC方向的落地探索。今年4月,小红书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Trik”的AI创作应用,主打AI绘画。在用户上传任意照片或图片后,该应用可一键生成艺术画作。
在没有标注画师署名、未获得画师授权的情况下,Trik AI疑似使用几名画师的原图生成大批量AI图片,生成的图片在色调、笔触、构图等方面与原图极为相似,可达到“模仿画风”、以假乱真的目的。此种行为被称之为“炼丹”。
左图:用户“正版青团子”原创作品 右图:AI工具生成图片
AI生成的图片是否属于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其权利归属如何,是AIGC大模型广泛应用后的一个关键争议。
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日前“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的判决,法院认为,涉案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具备“独创性”要件,体现了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应当被认定为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本案原告是直接根据需要对涉案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相关设置,并最终选定涉案图片的人,涉案图片是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且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
同时,北互法院强调称,虽然本案认定原告作为作者享有著作权,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与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原告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
但是对于AIGC大模型未经授权使用画师作品的“炼丹”行为,是否涉及侵权,目前司法实践中尚未有定论。
几位画师的维权微博中同时指出,根据最新版《小红书用户服务协议》4.2条款,用户将“授予小红书公司免费的、不可撤销的、非排他的、无地域限制的许可使用,包括:存储、使用、传播、复制、修订、改编、汇编、出版、展示、翻译、表演用户内容或制作派生作品,以已知或日后开发的形式、媒体或技术将内容纳入其它作品,再许可第三方按照前述方式使用的权利”,或涉嫌话术陷阱,实则是霸王条款。
自去年底ChatGPT这一现象级的产品问世,在国内外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热潮,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改善人类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我国对于AI安全治理的立法也逐渐跟进,今年8月15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的活动、遵守的规定,以及具体的服务规范,落实了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10月,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基本要求》从语料安全、模型安全、安全措施、安全评估等四个方面对我国AI发展进行指导。
编辑: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