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联发科和解:4G/5G专利战收场,为芯片级许可谈判树立新标杆?
知产前沿从海外媒体IAM获悉,近日,华为与联发科已达成一项涵盖4G/5G专利的全球性交叉许可协议,这一协议结束了双方长达17个月的法律纠纷,而纠纷的核心争议在于蜂窝通信专利领域的组件级许可问题。
IAM了解到,总部位于深圳的电信巨头华为与总部位于台湾的芯片制造商联发科于本月签署了该协议。此举距离原计划在英国进行的费率裁定审理仅剩四个月,同时距中国法院完成“仅限中国范围的费率裁定程序”约半年时间。
这项全球和解协议的具体条款虽然保密,但据悉,该协议结束了横跨三大洲、涉及数十起案件的复杂诉讼网络。
2024年5月,在华为与联发科谈判破裂之后,华为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对联发科提起诉讼,就其在中国的4G/5G专利组合提起三项侵权诉讼及一项 FRAND(公平、合理、非歧视)费率裁定诉讼。两个月后,联发科在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对华为提起反诉,请求法院作出全球性交叉许可裁定。
在随后的这一年中,该纠纷迅速扩大。至2025年7月,华为已在中国、巴西、德国以及统一专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 UPC)对联发科提起诉讼;而联发科则在中国(其中包括一项反垄断诉讼)、德国及UPC反诉华为。据IAM了解,与该纠纷相关的案件总数接近 50 起。
在华为与联发科的专利战中,关键问题是司法管辖权问题。华为主张中国应作为案件的主要审理地,理由是争议的商业重心在中国;而联发科则坚持要求在英国加速作出费率裁定。
英格兰高等法院曾两次驳回华为的申请,即要求暂缓英国法院对联发科的费率审理,直至深圳法院的 FRAND 费率裁定结果出炉。中国法院于2025年3月就涉及中国的标准必要专利(SEPs)举行了FRAND费率审理,但截止目前尚未有裁定结果。与此同时,联发科则成功获得英国审理日期,预定于2026年2月初开庭。
除费率纠纷外,华为与联发科还在多个司法辖区展开了专利侵权与专利有效性诉讼,双方均申请了禁令救济。在这一方面,华为在巴西取得阶段性胜利,于2025年4月成功获得针对联发科的临时禁令。
案件的核心争议之一是关于组件级许可与终端设备级许可的合理性问题。联发科认为,华为要求直接对其进行许可,而非针对使用其芯片的整机制造商,这一做法偏离了业界惯例,也违反了 FRAND 原则。联发科进一步辩称,华为对其采取了选择性针对的做法,而其竞争对手并未面临类似的主张。此外,联发科还指出,华为的行为可能构成“重复收费”,即华为已向使用其专利的终端产品制造商要求收取许可费,再次向联发科(作为芯片供应商)要求许可费,从而形成重复收费的情形。
华为早在2022年6月就与Nordic Semiconductor达成组件级许可协议,涵盖其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标准必要专利。而在2024年5月,Sisvel公司采取了类似策略,与Nordic Semiconductor签署了被称为“业界首创”的协议,为谷歌、阿里巴巴及该公司数百家客户提供了 Sisvel 蜂窝物联网专利池的许可。
华为与联发科达成的这项交叉许可协议,可能成为华为在与另一家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进行谈判时的重要可比参考。华为与高通之间关于蜂窝通信技术的许可协议已于 2025年年初到期。高通技术许可业务总裁 Alex Rogers 在今年二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与华为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来源:IAM
编辑:Sharon
